
9月12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杂技家协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文学和艺术界联合会指导,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出品,贵州省杂技团制作演出的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正式拉开全国巡演序幕。
作为中国文联2025年重点创作扶持项目中唯一入选的杂技类作品,《脊梁》不仅成功入选“新时代、新征程——全国优秀杂技剧晋京展演”,更被列为“黔山贵水总是情”巡演剧目,谱写了脱贫攻坚千年伟业中交通先行的壮阔史诗。
据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金忠斌介绍,《脊梁》以高难度杂技技艺为载体,融合深刻的文化叙事与现代舞台艺术,通过《梦出腊子崖》《冲破拦路虎》《邂逅断层山》《勇跨乱风谷》《与娘亲诉说》《遇险见真情》《庆功话离别》七个篇章,生动串联起贵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交通巨变中的壮阔历程。全剧以小人物命运折射大时代变迁,用真挚情感诠释了贵州人民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的“脊梁”精神。
《脊梁》立足剧团与演员特点,量身打造,实现“以团出戏,以戏出人,人戏合一”。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脊梁》编剧曹海玲表示,该剧在创作上坚持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以小切口、小人物、小视角,观照大背景、大事件、大时代,通过小人物命运折射大时代变迁。全剧以杂技本体为基础,完成从“技”到“剧”的升华,深情致敬贵州建设者,礼赞家国情怀,实现艺术与精神的双重淬炼。
贵州省杂技团青年演员王晓庆饰演《脊梁》中“阿妈”的角色。作为整个剧目的“魂”,“阿妈”是一位母亲,更是贵州奋斗精神的承载者,用无私奉献诠释了“脊梁”的内涵。剧中杂技与情感深度融合,通过悬浮浪板、软钢丝等创新技巧,真实再现建设艰辛。“作为贵州省杂技团第四代传承人,与第五代同台演出,这本身就是《脊梁》精神的最好体现。”王晓庆表示,希望能将《脊梁》所蕴含的信仰感、责任感与专业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观众看到杂技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民族的精神脊梁。
2025年5月7日,《脊梁》成功首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观众用“写实”“精彩”“绝伦”“仿佛身临其境”“既震撼又感动”等词语表达观后感,特别是受邀观看的交通建设者们,更是难掩激动与自豪之情。
为进一步扩大该剧的影响力,贵州省杂技团精心筹备了全国巡演活动。巡演将于9月12日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启幕,随后赴北京、山东济宁、河北吴桥、贵阳、铜仁等城市演出约20场,持续近两个月。演出团队针对不同地区观众策划了“定制化”环节,如在北方城市增设非遗文创互动体验,在贵州省内则着重展现新时代贵州精神。
据悉,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以此次巡演为纽带,形成“线下巡演引流+线上数字内容传播”的双线矩阵,联动贵州各地景区、酒店、农特产品推出“演艺IP+旅游线路”定制服务,以实现演艺价值向市场消费的转化。
(图片由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