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云资讯系统 中传云资讯系统

艺术 | 交响合唱音乐会《蓝天礼赞》:讴歌航空英雄,讲好中国故事

2022-06-09 17:28:08 来源: 文旅中国

“有这样一份事业,是为国家铸重器、为民族挺脊梁、为空疆护和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择一事、终一生,把他乡当故乡,立强军报国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有这样一种情怀,叫‘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前不久,由航空工业集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出品并创作演出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蓝天礼赞》在北京唱响,在交响乐澎湃的伴奏下,雄浑的背景诵读让人铭心难忘。


两个行业的“国家队”强强联手

《蓝天礼赞》曾于2021年在北京首演。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党建文宣部部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强表示,《蓝天礼赞》自首演起广受好评,这是国家院团、国家军工企业强强联手,将航空报国精神发扬光大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蓝天礼赞》深入各地,在“八一”建军节之际为人民军队带去慰问演出,前往珠海大剧院“参展”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经过一年打磨,《蓝天礼赞》成功“出圈”,受到广泛赞誉。

音乐会是以一代代航空人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创造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辉煌成就为主线,将《序章·蓝天畅想》《航空报国·志》《航空报国·行》《航空报国·情》《航空报国·魂》《尾声·时代翱翔》等章节进行跨界融合创编,涵盖独唱、合唱、情景表演唱、经典讲述、主旨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和现代舞台艺术,生动再现一代代航空人听党指挥、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矢志追求和不懈奋斗,并以史诗交响的震撼立体呈现新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恢宏画卷。

“这种选题是绝佳的,体现了文艺对于社会的价值。”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表示,当代文艺创作要讲述中国故事、发扬中国精神,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两个领域的深入互动应是可持续的,是发挥国家院团的艺术引领作用的,是值得复制、推广的模式。


集体创作成就艺术新高度

记者从中国歌剧舞剧院了解到,从音乐会初期策划开始,主创团队就坚持《蓝天礼赞》不仅要唱给40万名航空人,也要让世界人民听得懂、感兴趣、能共情。

对于《蓝天礼赞》的创作,中国歌剧舞剧院颇下了一番功夫,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邀请了一流创作团队:担任作词的有刘麟、易茗、任卫新、乔方、梁芒等;担任作曲及配器的有雷蕾、姚峰、方石、禹永一等。航空工业集团新闻办主任、中国航空作家协会主席吴基伟任总撰稿,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田彦任声乐指导,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导演朱亚林任总导演,知名指挥家夏小汤担任本次音乐会的指挥。

主创团队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向往、对自由翱翔的追求、对蔚蓝天空的敬仰、对航空英雄的崇敬等方面出发,灵活运用独唱、合唱、情景表演唱、经典讲述、主旨朗诵等多种音乐形式和现代舞台艺术,以高标准的国际化创作理念,大胆进行跨界融合编创。

航空工业职工艺术团团长武越激动地表示:“《蓝天礼赞》的14首歌曲,写进了航空人的心里,大家都特别喜欢,很多同事几乎每天听,每次听都有满满的感动。”

“每一首歌拿出来都是上佳良品。”知名音乐评论家陈志音对音乐会给予高度评价,“这就体现了集体创作优势,每个人都能认真创作作品,主题立意鲜明,创作者都很有水平。”


航空人登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的演出除了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专业演员,还有来自航空工业职工艺术团的业余演员。

“《蓝天礼赞》中的一些戏剧故事、真情讲述,一定要让航空人自己来讲,他们最有真情实感。”朱亚林表示,《蓝天礼赞》中间的几段情景讲述和诗朗诵,是由吴基伟创作、航空工业职工艺术团演员演绎的。他们全部出身于科研生产一线,有的人从小跟随父母三线建设来到祖国大西南的深山峡谷,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亲身经历了航空事业的变迁和一代代航空人的精神传承。

“一部好的作品,一度创作是基础,而演员现场演绎的二度创作同样重要。”《艺术评论》编辑部编辑孙茂利表示,无论是演员还是业余演员,都呈现出极佳的艺术状态。

对于这部作品,田彦表示:“一是我们将不断打磨这部作品,努力使之成为精品;二是希望能以各种形式不断演出,更好地传播航空工业的事业和精神。”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项筱刚兴奋地表示:“我建议这个作品再演就可以叫《蓝天组歌》,好听好记,便于传唱。”

(文中图片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提供)


2022年6月9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责编:杨子思